• <table id="fbu5p"></table>
    <acronym id="fbu5p"></acronym>
  • <table id="fbu5p"><strike id="fbu5p"></strike></table>
    <p id="fbu5p"></p>
    現在時間:   
    當前位置:家校共育天地 >

    愛子,教之以義方,弗納于邪

    發布時間:2019-12-14    瀏覽次數:

     

     章 能 全

     

    習近平總書記于2016年12月12日,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發表了重要講話。他在講活中揭示我國城鄉家庭的結構和生活方式,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生新的變化規律時指出:“無論時代如何變化,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,對一個社會來說,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,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,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。無論過去、現在還是將來,絕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。”從而向全黨、全國提出了注重家庭、家教、家風建設的要求。

    家庭、家教、家風,基礎與關鍵在家教。家教,經過歷史的積淀,已形成的基本規律,正如習近平在講話中所提煉出的: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”“有什么樣的家教,就有什么樣的人”。我國自古以來正是在這樣的共識下,形成了“愛子,教之以義方,弗納于邪”的優良傳統。

    愛子,是人之常情,是人性所致。愛,既是父母對子女的關心關照,更是一種讓子孫后輩成人成材不走歪路的責任。愛的最終目的是促使孩子最終能成為擔當起振興家、國重任的“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”,成為享受自已創業有成的愉悅與最美好幸福生活的人。

    正確的教育目的,決定了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只能是“義方”。

    “義”,是一個內涵極為廣泛的道德概念。如在儒家那里,孔子把義視為君子的本質規定,認為“君子義以為質”,說君子應以義作為根本。孟子既把義看作是“羞惡之心”,是一種“恥己”“憎人”防范錯誤的情感意識;又把“義”定義為“敬長”,說“敬長,義也”。

    《禮記•中庸》云:“義者,宜也。”孔穎達疏:“義者宜也,尊卑各有其禮,上下乃得其宜。”這就是說人們要按宗法等級制度中所處的地位和名分言行,各得其宜;反之,就是越禮、非分,就是不義。韓愈說“行而宜之之謂義”,意指思想行為合理恰當便是“義”。朱熹則說“義者,心之制,事之宜也。”意為“義”是人們內在的道德觀念,是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和人們行為的價值準則。在墨子那里,“義,正也。”他在《非攻下》中說:義就是“尚欲中圣王之道,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,”,即義要符合圣王之道,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。他在《天志下》又具體的說:“曰:‘義正者,何若?’曰:‘大不攻小也,強不侮弱也,眾不賊寡也,詐不欺愚也,貴不傲賤也,富不驕貧也,壯不奪老也”,提出了七大標準。從解字的角度看,“義”的繁體字為“羲”?!墩f文》 :“羲,從我從羊。”段氏注:“從我從羊者,與善、美同義。”即義是善與美的標準??梢?ldquo;義”,乃天下共認之理,通行之路,是公正、合宜、應做的道理和原則,即正義,而不是哥兒們的義氣。“義”,又是一個歷史性概念,其內涵會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變化。作為一定標準和原則的義,總是體現一定歷史時期統治階級的意志,并與一定的社會規范相聯系。在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里,統治階級的意志集中體現于“禮”,從而要求其臣民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”時至當代,“義”的本質內涵當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與道德規范。因此,廣大家庭圴應遵照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的希望,“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、熱愛祖國、熱愛人民、熱愛中華民族。”“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”“推動人們在為家庭謀幸福、為他人送溫暖、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、培育文明風尚。”

    “方”,如在此處將其詮釋為儒家的道德和學問或規律與道理,則與義組成詞語“義方”,可理解為正義的道德和學問或行事應遵守的規矩法度。這是家教的根本內容。若將“方”釋義為方法、策略,則與義組成詞語“義方”,可視為義理與方法。

    在實施家教中,重要的方法有二,一是父母應“重言傳、重身教,教知識、育品德,身體力行、耳濡目染,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??圩?,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。”二是督促孩子踐行,從鋪床疊被、洗碗掃地,一坐一立、禮貌待人等事做起,堅持在做的過程中提高認識,培養情感,增強意志,養正習慣。

    由是,“教之以義方”,方可稱之為真正的“愛子”。否則,“愛之不以道,適所以害之也”。

    歷史的教訓應引以為戒。習近平在講話中所引的兩段古訓,其背后都有一個令人慨嘆不已的故事。一是出自 《左傳•石碏諫寵州吁》,文章講述了衛國大夫石碏,針對當時衛莊公對公子州吁“有寵而好兵,公弗禁”之事進行了規勸:“我聽說疼愛兒子,應該用規矩法度去教導他,不要讓他走上邪路。驕橫、奢侈、縱欲、放蕩,這是走向邪路的開端。這四個惡習的產生,是由于寵愛和享受太過分了。”“作為治民的君主,應務必盡力消除禍亂,而今卻促使禍亂的到來,這恐怕是不可以吧!”莊公不聽。終于于恒公十二年二月,發生了州吁弒恒公自立為君,而州吁又被陳人所殺的事。二是出自《資治通鑒•晉紀》。據“晉紀”十八、十九、二十記載,十六國時期后趙王石虎,因寵愛太子石宣和秦公石韜而讓兩人“按日輪換省視、裁決尚書的奏事,可以獨自決定賞賜或刑罰,不再向石虎稟報。司徒申鐘勸諫石虎說:‘賞賜或刑罰,是人君掌握的大權,不能交給別人,這是用以防微杜漸,將逆亂消滅于未然的辦法。太子的職責在于侍養父母,不應當參與朝政。庶人石邃因為參與朝政而招致失敗,前車之鑒距今不遠。而且由二人掌握朝政,權力分散,很少有不發生禍患的。愛他們卻不知怎么愛,這正是害了他們的根由。’”可剛愎自用的石虎根本不聽。為了顯示對兒子的寵愛,讓太子石宣出行祭祀時打著天子的旌旗,帶著十八萬士兵;讓石韜出行時也享受太子一樣的待遇。這導致太子十分不滿,暗中使人刺死石韜。石虎查明真相后,竟立即命人用極端殘忍的手段殺死太子石宣,并誅滅全家。石虎死后,兒子們為爭帝位互相殘殺,后趙逐漸衰落,終至亡國。重溫這些“愛而不教”,終至國破家亡的血的教訓,聯系在我們身邊發生的“無教而有愛”實為害子的典型案例,難道還不足以令今人警醒的嗎?!

    附:石碏諫寵州吁

     

    石 碏 諫 寵 州 吁

    春秋左丘明

     

    【題解】

    本文選自《古文觀止(上冊)》,中華書局1959年9月新1版。這是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篇文章,出自《左傳·隱公三年》。石碏(què確),春秋時衛國大夫。諫,向帝王陳述各種可能的選擇并提出其中最佳者,引申為在帝王做出錯誤選擇時直言規勸。寵,寵愛。州吁,衛莊公愛妾所生之子。衛莊公過分寵愛公子州吁,石碏指出寵子未必不驕,驕子未必不敗。他勸衛莊公要用義方。衛莊公不聽勸告,終于于恒公十二年二月,發生了州吁殺死衛恒公自立為君的事。

     

    【原文】

    [1]莊公[2]娶于齊[3]東宮[4]得臣[5]之妹,曰莊姜[6]。美而無子,衛人所為賦《碩人》[7]也。又娶于陳[8],曰厲媯[9]。生孝伯,蚤死[10]。其娣[11]戴媯生桓公[12],莊姜以為[13]己子。

    公子州吁,嬖人[14]之子也。有寵而好兵[15] ,公弗[16]禁,莊姜惡[17]之。

    石碏諫曰:“臣聞愛子,教之以義方[18],弗納于邪[19]。驕奢淫佚[20],所自邪也。四者之來,寵祿過也[21]。將立州吁,乃定之矣[22];若猶未也,階之為禍[23]。

    夫寵而不驕,驕而能降[24],降而不憾[25],憾而能眕[26]者,鮮[27]矣。且[28][29]賤妨貴[30],少陵長[31],遠間親[32],新間舊[33],小加大[34],淫破義[35],所謂六逆[36]也。君義,臣行,父慈,子孝,兄愛,弟敬,所謂六順也。去順效逆,所以速禍[37]也。君人者[38],將禍是務去[39],而速之,無乃[40]不可乎?”

    弗聽。其子厚[41]與州吁游[42],禁之,不可?;腹?,乃老[43]。

     

    【作者】

    左丘明(前502年—前422年),姓左,名丘明(一說復姓左丘,名明,也有說姓丘,

    名明),春秋末期魯國人,歷史學家。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(春秋時魯國都君莊)人。著有《春秋左氏傳》《國語》等。

     

    【注釋】

    1、衛:國名,姬姓,在今河南淇縣一帶。

    2、莊公:衛國國君,名揚,衛武公的兒子。公元前757年至前735年在位。

    3、齊:國名,姜姓,在今山東北部中部地區。

    4、東宮:太子的居所。

    5、得臣:齊莊公的太子,早死未得立。

    6、莊姜:衛莊公的夫人。“莊”是她丈夫的謚號,“姜”則是她娘家的姓,故稱莊姜。

    7、碩人:《詩經·衛風》中的一篇,相傳衛國人為贊美莊姜美麗有德而作的詩篇。

    8、陳:國名,媯姓,在今河南東部及安徽西部。

    9、厲媯(guī歸):“厲”和下文“戴媯”的“戴”均為謚號(為古代君主、諸侯、大臣、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,根據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,評定褒貶,而給予一個寓含善意評

    價、帶有評判性質的稱號),“媯”是娘家的姓。

    10、蚤死:夭折,短命。蚤,通”早“。

    11、娣:妻之妹隨姊同嫁曰娣。古時諸侯娶妻,妹可隨姊同嫁。

    12、桓公:衛國國君,名完,莊公的兒子,在位十六年,后為州吁所殺。

    13、以為:以之為,把他作為。以,把,介詞,后面省一賓語“之” 。“之”指桓公。

    14、嬖(bì碧):寵愛的人,這里指衛莊公的寵妾。嬖,寵愛,寵幸。

    15、有寵而好兵:得到莊公寵愛,喜歡玩弄刀槍。好,喜愛;兵,指武事。

    16、費:不。

    17、惡:討厭,厭惡。

    18、義方:行事應該遵守的規矩法度。方,矩、規。

    19、弗納于邪:不讓他走上邪路。納,進入;邪,不正當,不正派。

    20、驕奢淫佚:驕橫、奢侈、縱欲、放蕩。驕,驕傲,恃己凌物;奢,奢侈 ;淫,嗜欲過度;佚,放蕩。

    21、寵祿過也:寵愛與享受太過分了。祿,古代稱官吏的俸給,此處可理解為享受。也,助詞,用于句尾,表示肯定語氣。

    22、乃定之矣:那就定下來。乃,就;之,指太子名位;矣,助詞,用于句末,通“也”。

    23、階之為禍:謂造成禍亂的階梯,等于說釀成禍亂。階,階梯。這里用作動詞,指一步步引向,有“造成……階梯”的意思。

    24、能降:安于地位下降。

    25、憾:恨。憾與恨是同義詞,先秦一般用憾。

    26、眕(zhěn診):自重;克制。

    27、鮮:少,不多。

    28、且:而且。連接分句與分句,表示意思更進一層。

    29、夫:用在句首,表示闡發議論的語氣。有時句末用也同它相呼應。

    30、賤妨貴:卑賤的防害高貴的,這是就地位而言的。妨,害,妨害。

    31、少陵長:年少的欺負年長的,這是就年齡說的。陵,侵犯,欺侮。

    32、遠間親:疏遠的離間親近的,這是就親疏而言的。間,離間。合者使離,親者使疏。

    33、新間舊:新的離間舊的,這是就歷史關系而論的。

    34、小加大:地位低的壓著地位高的,這是就情勢而言的。加,陵加,侵陵。

    35、淫破義:淫亂的破壞有道德的,這是就義與不義而說的。破,破壞。

    36、逆:不順,違背。

    37、去順效逆,所以速禍也:不做順應禮義的事而去做違禮的事,就會促使禍亂的到來。去,去掉,除去;效,效法;速禍,使禍害速來,速,作使動用法,使……速。

    38、君人者:當君王的。

    39、禍是務去:務去禍的倒裝。務,必須。

    40、無乃:恐怕。

    41、厚:石厚,春秋時衛國人,石碏之子。

    42、游:交往,交際。

    43、老:告老,年老退休。

     

    【譯文】

    衛莊公從齊國娶了太子得臣的妹妹,叫莊姜,很美麗,可是沒有生孩子。衛國人她創作了一首名為《碩人》的詩。莊公又從陳國娶了個妻子,叫厲媯,生了孝伯,早死。跟她陪嫁來的妹妹戴媯,生了桓公,莊姜把他作為自己的兒子。

    公子州吁,是莊公愛妾生的兒子。他得到衛莊公的寵愛,喜歡玩弄刀槍,莊公也不禁止,莊姜很厭惡他。

    石碏規勸莊公道:“聽說疼愛兒子,應該用規矩法度去教導他,不要讓他走上邪路。驕

    橫、奢侈、縱欲、放蕩,這是走向邪路的開端。這四個惡習的產生,是由于寵愛和享受太過分了。如果打算立州吁做太子,那就定下來;要是還沒有決定,這樣就會釀成禍亂。受寵愛而不驕橫,或者雖然驕橫而能安于地位下降;地位雖低而不怨恨,或者雖然有怨恨而能安分守紀,這是很少有的。再說卑賤的妨害高貴的,年少的欺負年長的,疏遠的離間親近的,新的挑撥舊的,地位低的壓著地位高的,淫亂的破壞有道德的,這是人們常說的六種逆理的事。做國君的行事能合乎禮義,做臣子的能服從君命,做父親的能慈愛子女,做兒子的能孝順父親,做哥哥的能友愛弟弟,做弟弟的能敬重哥哥,這是人們常說的六種順禮的事。去掉“順”而去效法“逆”,就會加快禍亂的到來。作為治民的君主,務必盡力消除禍亂,而今卻促使禍亂的到來,這恐怕是不可以吧!”莊公不聽。

    石碏的兒子石厚和州吁交往,石碏阻止他。到了衛桓公即位,石碏就告老退休了。

     

    【導讀】

    如何愛子,對一個國君來說,決不單單是他個人的問題,這將關系到國家的安危、社會的治亂。正因如此,所以石碏才進諫衛莊公。但石碏進諫,并沒有像許多進諫者那樣,舉述以往有關的歷史經驗教訓;而是開門見山,一上來就切入諫旨,提出“愛子”應“教之以義方,弗納于邪”的觀點。接著,便有的放矢地指出“驕、奢、淫、佚”是使“愛子”走上邪路的來由;而這四種惡習的養成,則是為人君者過分溺愛所致。然后,話題輕輕一轉,就落到州吁身上。須知,州吁作為庶子而“好兵”,這往往是作亂的前兆。所以石碏一針見血卻又語重心長地指出:“將立州吁,乃定之矣;若猶未也,階之為禍。”之后,又連用四個頂針(也叫“頂真”或“聯珠”)句,斷定州吁決不會心甘情愿地屈居人下。再接下來,又根據傳統的倫理關系和社會規范,總括出“六逆”和“六順”,提醒莊公:“去順效逆”只能加速禍患的發生,作為人君必須防患未然,全力消除禍患的根由。這樣,就把“教之以義方,弗納于邪”這一愛子觀的現實性、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突出出來。然而,被糊涂蒙了心的衛莊公卻根本聽不進去。

    石碏的諫言有三層意思,環環相扣,入情入理,深入地分析了由“寵”導致滅亡的必然性。其一,“驕、奢、淫、佚,所自邪也”,“四者之來,寵祿過也”,說明驕奢淫逸來源于嬌縱溺愛;其二、受寵愛就會變得驕橫,驕橫就不會安于自己地位低下,地位低下就會有怨恨之心,心生怨恨就不會安分守已;其三,從此以后,地位低賤的就會欺壓地位尊貴的,年紀小的就會想辦法凌辱年紀大的,關系疏遠的就會找機會離間關系親近的,新的離間舊的,小的欺凌大的,淫亂的就會破壞有道德的。如此這般,禍事就注定要來了!

    勸主諫君,須在緊緊把握諫旨韻前提下,動之以情,曉之以理。而理,則須說透,說到位。做到了這點,被勸諫者卻聽不進去,那只能證明被勸者太頑固不化?!妒F諫寵州吁》正具有這樣的特點??梢钥隙ǖ卣f,“教之以義方,弗納于邪”的愛子方法,歷來被認為有借鑒意義和實踐意義。

    打印】 【關閉】 【返回頂部分享到:
    0
    上一篇:第一頁     下一篇:家長教育行為規范 (2004版)
    網站單位:安慶全新學校 www.faemavietnam.com 2018-2019 版權所有
    地址(ADD):大觀區??阪偨浧呗罚ㄓH親家園小區隔壁) 聯系電話(TEL):0556-8769900 手機:17705567829
    E-MAIL:qxxx6866@163.com 備案號:皖ICP備19023260號-1 技術支持:安慶熱線
    无码少妇1区a区_成人免费国产看片_亚洲不卡AV中文_国产高清一级片av